给你拍个月亮啊10分21753李白对着高适大喊: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我是照着你的样子写的。看得我一身鸡皮疙瘩,然后眼泪一下就出来了,知己难求啊~2023-07-02675回复
自话10分16307如果电影不火,在座的各位都有责任。 国漫之光,无愧追光十年之作 我感慨后代当我们在学校里,老师给我们放电影终于不再是外国的那些名作,中国也会有更适合的电影!2023-07-08604回复
Apple9分9893从历史来看是不够严谨的,从动画电影看又缺乏娱乐性略显枯燥。但影片之中的一种情绪牵动着我。李白四处干谒求人举荐,却不得重用遭人排挤。这是唐代大部分诗人所经历的,影片中对李白干谒只是一笔带过,其实放荡不羁、潇洒自由、纵情声色犬马、背后更是一种无奈。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既入世又何必出世呢?天宝三载李白赐金放还,三年翰林供奉只是陪着玄宗玩乐、遭人妒忌陷害。对于要当宰相、帝王师、像诸葛亮、谢安那样匡扶社稷,事后在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李白来说是颠覆价值观的。道教或许是唯一的心里安慰吧。无论是干谒、赐金放还、流放夜郎、一次次挫折痛苦依然忧国忧民。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无论是李白、杜甫、高适、颜真卿、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元稹……这种情怀在影片中始终感动着我。片中将进酒无疑是高潮部分,李白将他的悲剧郁郁不得志化作一首诗展现给我们,并夸口勉励道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从次情怀来看确实赚足泪水。很多人都热泪盈眶大概就是如此吧,须知次情怀便会有一丝头绪。事实上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诗人的记载寥寥数语。他们的诗歌精神传承至今,已忘了他们的事业及所处时代。 行书至此,不知所言2023-07-09493回复
清浅旧时光8分3614“只要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只要长安的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长安三万里》 这是我在电影院看过的最长的一个电影,2个半小时多一点看之前很担心他无聊,而到了看的过程中,我总觉得心头闷闷的,为才华横溢、有志报国的李白高适他们不平,为等级森严、人人不平等的封建社会感到愤懑,为他们郁郁不得志难受,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的艰难 看这部电影相当于见证了李白和高适的一生➕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对唐朝文化和李白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不过真心不建议五六岁左右的孩子去看,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的诗歌,没有学过的她们根本就不知道在讲什么,只会让孩子觉得无聊 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在一个人人生而平等的法治社会,真的很幸运。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与发扬 在人生路上一个人行走感到孤单时,我们可以笑吟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一个人感到道路艰险难以坚持时,也可以抚慰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感到自己毫无用武之地时,我们可以大喝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愿大家都好好的2023-07-08210回复
GraceCSR10分4793想起以前种说法,:幼时背诗,茫然无觉,只知字句朗然上口,但不知念来何义。 要多年之后,眼前一景一地一境遇在眼前展开,你被击中,而脑中无言语可表达时,幼时念诵过的字句便下意识地冲口而出。 那时才会明白背它的意义。 长安三万里。因为时间太长,长到不像院线的商业电影,更像纪录片,乃至或有些文艺片的气质,长到拍完那帮最好的诗人从意气风发到落拓流离的一生,旁人觉得太长,我却觉得太短。 最感动我的不是黄河边写那黄河之水天上来,而是李白对离去的高适大喊"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首诗二十年前就是我照着你写的"。两人像镜子般从对方的天才中照见自己,自信又分开,抑郁又重逢。在通讯齁慢的时候,我听过你写的每一首诗,知道你写得最好的首;“飒沓如流星”是我照着你的模样写的;离别的时候“天地一逆旅”,画面中我们也背道而驰;中原的落霞,江南的月夜,田园的池塘,边塞的雪夜,天南海北双向奔赴。and肤色差,随时随地的call back,以及一些刻骨铭心的人生影响……最Jesus的一击还得是最后“你知道怎么骗过别人吗,那就是连你自己都以为是真的。” 2023-07-111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