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影节看的第一场。我对东欧的历史了解甚少,但二战后各种民族苦痛和意识的扭曲,竟是相通的,竟也接收到了一些我觉得很讽刺的信息。干部的内部观影可以看嘉宝,而群众的观影是革命主题;长辈对子女的教育,和党政对人民的“不打不知道尊敬俩字怎么写”的思路高度统一;曾经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友,转眼变成了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总之,还是悲伤沉重的。
艺术家的勇气与良知都跃然纸上,但还没有忽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尤莉之所以在家这么“乖张”,一方面是战争的创伤,另一方面更直接是政治运动的牺牲品,也是貌似安逸但又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家庭的窒息。所幸最终外祖父母理解了她的选择。选角极好,连那个同学的高官父亲只有一场戏也是那么活灵活现。
北影节的记录
一个女孩眼中国家政治变迁对家庭、个人情感的影响
很爱,不错啊很喜欢
很有年代感的电影
个人感觉不够强烈。
最热
今年北影节看的第一场。我对东欧的历史了解甚少,但二战后各种民族苦痛和意识的扭曲,竟是相通的,竟也接收到了一些我觉得很讽刺的信息。干部的内部观影可以看嘉宝,而群众的观影是革命主题;长辈对子女的教育,和党政对人民的“不打不知道尊敬俩字怎么写”的思路高度统一;曾经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友,转眼变成了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总之,还是悲伤沉重的。
艺术家的勇气与良知都跃然纸上,但还没有忽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尤莉之所以在家这么“乖张”,一方面是战争的创伤,另一方面更直接是政治运动的牺牲品,也是貌似安逸但又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家庭的窒息。所幸最终外祖父母理解了她的选择。选角极好,连那个同学的高官父亲只有一场戏也是那么活灵活现。
北影节的记录
一个女孩眼中国家政治变迁对家庭、个人情感的影响
很爱,不错啊很喜欢
很有年代感的电影
个人感觉不够强烈。
最新
北影节的记录
很爱,不错啊很喜欢
很有年代感的电影
个人感觉不够强烈。
艺术家的勇气与良知都跃然纸上,但还没有忽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尤莉之所以在家这么“乖张”,一方面是战争的创伤,另一方面更直接是政治运动的牺牲品,也是貌似安逸但又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家庭的窒息。所幸最终外祖父母理解了她的选择。选角极好,连那个同学的高官父亲只有一场戏也是那么活灵活现。
今年北影节看的第一场。我对东欧的历史了解甚少,但二战后各种民族苦痛和意识的扭曲,竟是相通的,竟也接收到了一些我觉得很讽刺的信息。干部的内部观影可以看嘉宝,而群众的观影是革命主题;长辈对子女的教育,和党政对人民的“不打不知道尊敬俩字怎么写”的思路高度统一;曾经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友,转眼变成了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总之,还是悲伤沉重的。
一个女孩眼中国家政治变迁对家庭、个人情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