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设定,很有趣的问题,要有需要自己最珍贵的一段经历
如果到另一个世界 ,只能带走一段回忆,你会带哪段? 或许,活得越久,对生活越热爱,越难取舍吧。 这其实是一首写给电影的情歌。毕竟,带走的不是回忆,是凭每个人的回忆,而拍摄制作的一段短片。在影片《下一站,天国》中,电影人,才是每个人往生路上最后的送行者。这样看来,身处影视行业,还是很值得尊敬与骄傲的。 故事落脚点虽然是徘徊于生死之间的一个“制片厂”中转站,但全片似乎并没用任何特效特技,却依然让我们相信,那是真实发生。观影过程中,也会思考,如果自己有一天要来这里报道,要在三天的时间内,选出自己最中意的回忆,要选哪一段? 其实,无论选哪一段,最悲哀的莫过于,都要和其他的所有回忆告别。所以,不选,带着所有的回忆,留在这里工作,也许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上一站,人生,下一站,天国,这趟列车没有返程。关于人生的意义,与永恒生存的价值,都要在这一站,做个了断。所以,这一站,应该叫“断舍离”。
8.5/10。通过高概念的设定讨论了人生存在的多重意义,亦或者可以说成“当你去往天国前,只能选择记住人生中的一个情节,你会选择什么”。影片前半部分不耐其烦地用多重采访视角回答出了多数人的心声:和家人间亲情的联结、与爱人间爱情的羁绊。然而,为什么有人会选不出来?并非是其无夫(妻)无子,抑或穷凶极恶,那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影片后半部分主要讲述的内容:通过非典型叙诡的手法展示了两段如鲠在喉的执念,转而是涣若冰消的释然。原来这世间是如此复杂多变、阴差阳错又周而复始。 很高级地叙事手法,刻舟求剑地讲,从这部片其实就能窥探到大师底色了。然而前半部分的节奏真的不好,信息量好大,而且是审视镜头下的对话,太闷了,很难让人不困。 #踏入谎言的河流 西川美和电影展 2024北京站
纪录片式的采访,多是枯燥乏味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话题,而这次非同寻常的构想,对死者生前最美好回忆的采集,在生动、诙谐中平添了对生命交集的温暖回望。听被访者们真切地讲述,走进不同人生美妙的瞬间。满含颗粒的画面,属于记忆最深处,当光阴将我们推向抵达《下一站,天国》的列车上,又会有多少盘录像带等待着回放,多少个快乐、幸福的瞬间值得遴选。
这段时间刚好在思考关于生命、死亡、记忆、快乐这些事情,看到这部电影太惊喜了。在死亡和结束面前,人是无法对自己说谎的,必须直面那些看似空洞的问题。全片最感动的一幕是仅有九岁小孩心智的老奶奶看到樱花飘落时的笑容,幸福就是很简单的事。
软科幻,但依然是关于人的情感与回忆、生与死,展现人类弥留之际的思考。但,记忆的影像都在录像带里,为什么还要选择与重拍。反而,更像是一种元电影,他们便是导演,拍摄电影,便是重拾一点回忆,将美好留在光影世界里。
看这部片子难免会留下同样的疑虑,如果只能留下一段记忆带去天国,到底该带上什么好呢?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现实的超现实,在一个个众生相与命中注定的巧合里,感受生命之美好、回忆之动人。
或许生命和生活的意义真的只有在死后才能深刻地明白,只是那已经不重要了。
电影不错 大家可以看看
珍惜每一个幸福的瞬间,友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或许你就是他们幸福的瞬间
纪录片质感,愿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不被遗忘。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是枝裕和,有点闷
最热
很有意思的设定,很有趣的问题,要有需要自己最珍贵的一段经历
如果到另一个世界 ,只能带走一段回忆,你会带哪段? 或许,活得越久,对生活越热爱,越难取舍吧。 这其实是一首写给电影的情歌。毕竟,带走的不是回忆,是凭每个人的回忆,而拍摄制作的一段短片。在影片《下一站,天国》中,电影人,才是每个人往生路上最后的送行者。这样看来,身处影视行业,还是很值得尊敬与骄傲的。 故事落脚点虽然是徘徊于生死之间的一个“制片厂”中转站,但全片似乎并没用任何特效特技,却依然让我们相信,那是真实发生。观影过程中,也会思考,如果自己有一天要来这里报道,要在三天的时间内,选出自己最中意的回忆,要选哪一段? 其实,无论选哪一段,最悲哀的莫过于,都要和其他的所有回忆告别。所以,不选,带着所有的回忆,留在这里工作,也许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上一站,人生,下一站,天国,这趟列车没有返程。关于人生的意义,与永恒生存的价值,都要在这一站,做个了断。所以,这一站,应该叫“断舍离”。
8.5/10。通过高概念的设定讨论了人生存在的多重意义,亦或者可以说成“当你去往天国前,只能选择记住人生中的一个情节,你会选择什么”。影片前半部分不耐其烦地用多重采访视角回答出了多数人的心声:和家人间亲情的联结、与爱人间爱情的羁绊。然而,为什么有人会选不出来?并非是其无夫(妻)无子,抑或穷凶极恶,那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影片后半部分主要讲述的内容:通过非典型叙诡的手法展示了两段如鲠在喉的执念,转而是涣若冰消的释然。原来这世间是如此复杂多变、阴差阳错又周而复始。 很高级地叙事手法,刻舟求剑地讲,从这部片其实就能窥探到大师底色了。然而前半部分的节奏真的不好,信息量好大,而且是审视镜头下的对话,太闷了,很难让人不困。 #踏入谎言的河流 西川美和电影展 2024北京站
纪录片式的采访,多是枯燥乏味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话题,而这次非同寻常的构想,对死者生前最美好回忆的采集,在生动、诙谐中平添了对生命交集的温暖回望。听被访者们真切地讲述,走进不同人生美妙的瞬间。满含颗粒的画面,属于记忆最深处,当光阴将我们推向抵达《下一站,天国》的列车上,又会有多少盘录像带等待着回放,多少个快乐、幸福的瞬间值得遴选。
这段时间刚好在思考关于生命、死亡、记忆、快乐这些事情,看到这部电影太惊喜了。在死亡和结束面前,人是无法对自己说谎的,必须直面那些看似空洞的问题。全片最感动的一幕是仅有九岁小孩心智的老奶奶看到樱花飘落时的笑容,幸福就是很简单的事。
软科幻,但依然是关于人的情感与回忆、生与死,展现人类弥留之际的思考。但,记忆的影像都在录像带里,为什么还要选择与重拍。反而,更像是一种元电影,他们便是导演,拍摄电影,便是重拾一点回忆,将美好留在光影世界里。
看这部片子难免会留下同样的疑虑,如果只能留下一段记忆带去天国,到底该带上什么好呢?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现实的超现实,在一个个众生相与命中注定的巧合里,感受生命之美好、回忆之动人。
或许生命和生活的意义真的只有在死后才能深刻地明白,只是那已经不重要了。
电影不错 大家可以看看
珍惜每一个幸福的瞬间,友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或许你就是他们幸福的瞬间
最新
软科幻,但依然是关于人的情感与回忆、生与死,展现人类弥留之际的思考。但,记忆的影像都在录像带里,为什么还要选择与重拍。反而,更像是一种元电影,他们便是导演,拍摄电影,便是重拾一点回忆,将美好留在光影世界里。
8.5/10。通过高概念的设定讨论了人生存在的多重意义,亦或者可以说成“当你去往天国前,只能选择记住人生中的一个情节,你会选择什么”。影片前半部分不耐其烦地用多重采访视角回答出了多数人的心声:和家人间亲情的联结、与爱人间爱情的羁绊。然而,为什么有人会选不出来?并非是其无夫(妻)无子,抑或穷凶极恶,那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影片后半部分主要讲述的内容:通过非典型叙诡的手法展示了两段如鲠在喉的执念,转而是涣若冰消的释然。原来这世间是如此复杂多变、阴差阳错又周而复始。 很高级地叙事手法,刻舟求剑地讲,从这部片其实就能窥探到大师底色了。然而前半部分的节奏真的不好,信息量好大,而且是审视镜头下的对话,太闷了,很难让人不困。 #踏入谎言的河流 西川美和电影展 2024北京站
电影不错 大家可以看看
很有意思的设定,很有趣的问题,要有需要自己最珍贵的一段经历
如果到另一个世界 ,只能带走一段回忆,你会带哪段? 或许,活得越久,对生活越热爱,越难取舍吧。 这其实是一首写给电影的情歌。毕竟,带走的不是回忆,是凭每个人的回忆,而拍摄制作的一段短片。在影片《下一站,天国》中,电影人,才是每个人往生路上最后的送行者。这样看来,身处影视行业,还是很值得尊敬与骄傲的。 故事落脚点虽然是徘徊于生死之间的一个“制片厂”中转站,但全片似乎并没用任何特效特技,却依然让我们相信,那是真实发生。观影过程中,也会思考,如果自己有一天要来这里报道,要在三天的时间内,选出自己最中意的回忆,要选哪一段? 其实,无论选哪一段,最悲哀的莫过于,都要和其他的所有回忆告别。所以,不选,带着所有的回忆,留在这里工作,也许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上一站,人生,下一站,天国,这趟列车没有返程。关于人生的意义,与永恒生存的价值,都要在这一站,做个了断。所以,这一站,应该叫“断舍离”。
这段时间刚好在思考关于生命、死亡、记忆、快乐这些事情,看到这部电影太惊喜了。在死亡和结束面前,人是无法对自己说谎的,必须直面那些看似空洞的问题。全片最感动的一幕是仅有九岁小孩心智的老奶奶看到樱花飘落时的笑容,幸福就是很简单的事。
或许生命和生活的意义真的只有在死后才能深刻地明白,只是那已经不重要了。
看这部片子难免会留下同样的疑虑,如果只能留下一段记忆带去天国,到底该带上什么好呢?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现实的超现实,在一个个众生相与命中注定的巧合里,感受生命之美好、回忆之动人。
纪录片式的采访,多是枯燥乏味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话题,而这次非同寻常的构想,对死者生前最美好回忆的采集,在生动、诙谐中平添了对生命交集的温暖回望。听被访者们真切地讲述,走进不同人生美妙的瞬间。满含颗粒的画面,属于记忆最深处,当光阴将我们推向抵达《下一站,天国》的列车上,又会有多少盘录像带等待着回放,多少个快乐、幸福的瞬间值得遴选。
珍惜每一个幸福的瞬间,友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或许你就是他们幸福的瞬间
纪录片质感,愿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不被遗忘。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是枝裕和,有点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