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地震戏份”不需要雨水,但是经常下雨。剧组拍摄租用了英国产名为“Motion Controle(摄影机运动控制)”的机器,一天租金是3万多元,两名英国助手一天就要1000美元。原先计划租5天,但由于下雨,耽搁了近6天,20多万元就打了水漂。
  • 投资方在两三百米长的街道两旁搭建了10多栋楼房作为实景。盖真正的楼房根本不可能,投资太大,只能是半布景、半真实的楼,楼房既没浇筑、也不挖地基。但在拍摄中,上百名演员和工作人员、机器设备等都要上去,再加上秋季多雨,大大增加了楼房垮塌的危险。
  • 对于拍摄地震时,剧组特意邀请了欧美和韩国的技术顾问进行协助。双方时常争吵,有时发火了还会威胁冯小刚,说要是用对方的建议就撂挑子。冯小刚作为导演,只能静下心来当“和事佬”。
  • 张静初表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戏,是片中母亲徐帆向她下跪,对方演得太好了。她说:“本来导演要求我不能哭,但我被融化了,忍不住哭。”
  • 拍震后戏份的时候天气已经是十月份,已经比较冷了,但影片反映的是七月份的事情,很多群众演员穿的是裤衩背心拍雨戏非常之冷。
  • 1976年的部队服装现在根本就没有,因此就要找出样品到加工厂订做,剧组最后找到八一厂才解决了问题。
  • 拍一场烧纸的戏,就是讲地震10年以后,大街小巷都在烧纸,祭奠家里失去的亲人。剧组请了很多唐山的群众演员。整条巷子里头一片哭声,当时冯小刚说:“停,停,我们拍完了。”他们说:“我们停不下来。”
  • 华谊负责人王中磊介绍,还原老唐山的片场是在一个垃圾场上重建起来的,历时3个半月。
  • 《唐山大地震》剧组共动用国内外90名特效工作人员,花费8个月时间,完成了260个特效镜头。
  • 在《唐山大地震》中,3分钟的地震场面里有不少人被压死砸死的画面被处理虚了,冯小刚解释说是考虑到观众特别是四川人民的感受。
  • 影片于2010年7月22日和2010年8月20日分别在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公映。截至2010年8月31日,该片在香港地区上映41天,票房达港币1500万元;该片在台湾地区上映12天,票房达台币1800万元。
  • 片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戏动用了2000多人,光部队就1000多人,难民500-600人,工作人员也对达到了将近400多人。
  • 全片原来其实有3个小时,导演冯小刚删了半个小时的生活戏,龙凤胎心灵感应戏分几乎全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