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影院看当代黑白片还是2019年Alfonso Cuarón的《罗马》,本片在豆瓣有评论称“匈牙利祖传黄白长镜头”,很有趣。喜欢黑白片的质感,多重调的灰华丽而克制,画面不喧闹,使观众更能关注于故事本身,使其异于注重视听感受的商业大片。 去年在天津的展映影院看了北影节的展映。今年特意跑到北京,就是为了感受一下主会场的电影节气氛。《逆生长》是猫眼上的主推影片,而整场观众只有40几位,我还特意选了晚间场次。85min,影尾字幕推完,场灯才亮起。喜欢只有电影节才有的气氛。平时在影院,字幕刚起,保洁就来收垃圾了。虽然观众不多,还是响起了掌声。这才是电影节应该有的。我想那些4K修复版的经典老片的放映场次,气氛应该是热烈的。像那二部《爱在...》、《细细的红线》.......4.14抢票伊始,很快票就已告罄, 不知香港国际电影节是什么样的。 影片结尾水族馆那场戏,有些超现实。
虽然是黑白,但恰恰体现了人内心各自幽微的部分
成人的狡黠,儿童的纯粹。父亲主观臆测目击的“事实”,处心积虑设计的应对策略,抵不过在事发之后能耐心听儿子把话说完。好在结局很甜。
最热
上次在影院看当代黑白片还是2019年Alfonso Cuarón的《罗马》,本片在豆瓣有评论称“匈牙利祖传黄白长镜头”,很有趣。喜欢黑白片的质感,多重调的灰华丽而克制,画面不喧闹,使观众更能关注于故事本身,使其异于注重视听感受的商业大片。 去年在天津的展映影院看了北影节的展映。今年特意跑到北京,就是为了感受一下主会场的电影节气氛。《逆生长》是猫眼上的主推影片,而整场观众只有40几位,我还特意选了晚间场次。85min,影尾字幕推完,场灯才亮起。喜欢只有电影节才有的气氛。平时在影院,字幕刚起,保洁就来收垃圾了。虽然观众不多,还是响起了掌声。这才是电影节应该有的。我想那些4K修复版的经典老片的放映场次,气氛应该是热烈的。像那二部《爱在...》、《细细的红线》.......4.14抢票伊始,很快票就已告罄, 不知香港国际电影节是什么样的。 影片结尾水族馆那场戏,有些超现实。
虽然是黑白,但恰恰体现了人内心各自幽微的部分
成人的狡黠,儿童的纯粹。父亲主观臆测目击的“事实”,处心积虑设计的应对策略,抵不过在事发之后能耐心听儿子把话说完。好在结局很甜。
最新
上次在影院看当代黑白片还是2019年Alfonso Cuarón的《罗马》,本片在豆瓣有评论称“匈牙利祖传黄白长镜头”,很有趣。喜欢黑白片的质感,多重调的灰华丽而克制,画面不喧闹,使观众更能关注于故事本身,使其异于注重视听感受的商业大片。 去年在天津的展映影院看了北影节的展映。今年特意跑到北京,就是为了感受一下主会场的电影节气氛。《逆生长》是猫眼上的主推影片,而整场观众只有40几位,我还特意选了晚间场次。85min,影尾字幕推完,场灯才亮起。喜欢只有电影节才有的气氛。平时在影院,字幕刚起,保洁就来收垃圾了。虽然观众不多,还是响起了掌声。这才是电影节应该有的。我想那些4K修复版的经典老片的放映场次,气氛应该是热烈的。像那二部《爱在...》、《细细的红线》.......4.14抢票伊始,很快票就已告罄, 不知香港国际电影节是什么样的。 影片结尾水族馆那场戏,有些超现实。
虽然是黑白,但恰恰体现了人内心各自幽微的部分
成人的狡黠,儿童的纯粹。父亲主观臆测目击的“事实”,处心积虑设计的应对策略,抵不过在事发之后能耐心听儿子把话说完。好在结局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