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场只有我一个人,哭的时候不用忍着,真的从头哭到尾。感谢这种片子影院可以排片,让人心凉的是真的没有人去看。这些爷爷憋了一辈子的话,我很荣幸能当听众,希望这些话可以流传下去,一代一代人得传下去。不知道昨天回国的志愿军里面有没有爷爷的战友,求爷爷一定要再等等,会回来的,他们都会回来的!!
周继成爷爷的讲述最为震撼! 当然,志愿军的威武不止影片中所讲的那样。我的爷爷百岁生日后四天去世。老人家经常给我们讲:是1938参加抗战,又参加了淮海和渡江;本来觉着解放了可以过好日子了,美帝打了过来,于是第二批入朝,枪林弹雨中险些失去双腿——当年陈老总给他封了一个“神行太保”的绰号,如果失去双腿就意味着失去了打仗最大的特长。 影片结尾太赞了!我以老兵后代的身份,面对英名墙,站直了敬军礼,因为这是我们对老兵最起码的底线! 不同人性格不同,对刚刚爆发的战争态度不同,但只要经历过的人都值得我们尊崇,立国之战的国威和军威是这些当时的年轻人拼出来的! 有些老兵不愿回忆过去,是真的遗忘了吗?不,他们是不忍心回忆战友牺牲的场面。为了以后能少一份这样不忍心的回忆,我们必须在强国强军的道路上永远向前,必须敬畏英烈!
朋友,想请大家有时间的话,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 虽然它没有精彩的特效 虽然它的内容太过沉重 虽然它没有流量明星 但是,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 71年前,当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奉献自己的青春,为祖国,豁出一切,【我们不要战争,但是,决不投降!】 我想拜托大家,去电影院亲眼看到听到他们攒了一辈子,想对我们说的话 何谓正义之战、立国之战?当年的战场有多惨烈?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当年的年轻人在想什么?我们又是如何打赢那场军力物力如此悬殊的战斗? 【不忘英雄,是我们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刚刚看完1950他们正年轻 后劲有点大 全篇没有刻意的煽情 没有挑逗眼泪 可看着看着泪水会悄悄的划过脸颊.尤其是烈士陵园里那面姓名墙 那上面一个个的名字是那么年轻鲜活的生命以及那句他们相信未来 我们才拥有现在 可这样的电影 影厅里只有寥寥4人
这部片是大宝主动要求看的,说想看看以前的抗美援朝,因为档期不多,我们今天才来。其实大概看过文字介绍,知道这是个记录片,刚开始还是兴高采烈的,拉着不喜欢拍照的儿子留个影。 先说下整体感受吧,整个电影下来都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们口述,没有华丽的修饰,甚至还说得比较轻松,但是从他们饱含眼泪的眼睛里,却是对那时的战争、那时候的生死相依的战友们沉甸甸的想念。有位老英雄说过,他招募的147名战士中,能回国的只有3名,都不是完整回来的,说完便不能自己了。有位老英雄说,他很后悔,为什么站在左边的不是他,那样他的好战友就不会死了。有位老英雄,回国后,生活很穷,靠农活、捡破烂,挣的钱都用来支持他自己搞的抗美援朝展览会,他说如果他都忘记了,谁还记得。看着烈士姓名墙,同一个姓氏、几乎一样的名字,但是却是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这场战役,拢聚了多少中华儿女为之付诸一战! 我们生于盛世,自然无法理解先辈们、许许多多的老英雄们说的战争多残酷,但是如果没有了他们,何来的国家富强!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珍惜珍重,勇敢前行。
继《二十二》后,又一部让我在电影院哭的稀里哗啦的纪录片电影。这是一部安安静静听抗美援朝老兵们讲述过去、但你又没办法在平实陈述中平静的电影,老兵们用平凡的语言描述着一段段触目惊心的往事,还有他们心底里一位位不舍而鲜活的战友,即使过了71年。记得第一位任红举爷爷说他刚踏入朝鲜时,就亲身经历了队里最漂亮的一位女文艺兵被炸的只剩下两条长长的黑辫子,长辫子上还粘着肉沫。 岁月的远去,让有的老兵已记不清许多事,也有些回国后便不愿再提起往事,但他们无一不从眼神和话语中表露出,越是现在好的日子,他们越是想念曾经生死过命的战友们,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有了如今安定的生活。恰好是今天,又有109位在韩烈士遗骸从异国他乡,时隔71年后回到了母亲怀抱。 这是一部注定不会有太多人看的电影,但愿看过的人不要忘记他们和那段岁月。在最后,有两位老兵说了两段类似的话:我不希望有战争,战争太残酷,对己对人都不好,但我们也不要害怕战争,绝不能投降! (被采访的老兵们即使都87岁高龄往上,但很多都口齿清晰,面容年轻,希望他们都能长命百岁,健健康康。)
“等我老了,拿一根白发,安在你的琴弦上,我们还唱。” “你来的正是好时候,来的再晚我可能就没有了” 平淡真实,却是最沉重的,观影过程中眼泪几度欲落,却一直没法痛快哭不出来,胸口一直压着口气咽不下去。 一张折起来的照片,一只永远年轻手;一句我答应了,我想找回我战友的遗体;一句我还记得,她叫黄大菊;一遍又一遍的寻找,烈士陵园没有我战友的遗骸,连名字也没有…… 太多太兵永永远远就这样无名无声埋葬在了异国他乡。 “真正的战士不是时刻准备面对战争,而是成为战争的那一刻起,战争已经开始。”战争最可怕的不是我知道我要去赴死,而是不知道我在那一刻会死去。上一秒我还在跟战友口角,下一秒他就坐在我的位置上替我死去;上一秒我们还在互相抓虱子,下一秒她就在旁边被轰炸了……每一个活着的士兵背后都是故事,而战争带来的故事太沉重了。 有些他们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向子女提起过。 该怎么说呢,是啊,怎么说得下去呢,一回忆都是尸横遍野的伤。毕竟能承载战争的,只有战争本身。
刚刚看完1950他们正年轻,全篇没有刻意的煽情,但看着看着泪水会悄悄的划过脸颊.尤其是烈士陵园里那面姓名墙 那上面一个个的名字是那么年轻鲜活的生命以及那句他们相信未来 我们才拥有现在 可这样的电影 影厅里只有寥寥几人。本来少年,此去一生。 片子真的很棒,作品都是值得且应该存在的。虽说是纪录片来自抗美援朝老兵的讲述,但一点也不枯燥乏味。值得推荐。我们应该去看看去了解。我太佩服他们的决心!身为中国人我很自豪!我爱中国! 很感人的电影,幸存的老兵们讲述了一个个血淋淋又感人勇敢的故事,太多死亡和痛苦,但是他们没有犹豫,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念。最后他们说的好——讨厌战争,但是不要害怕战争。不挑起战争,但也要不惧地与侵略者战斗。致敬所有的英雄。
本以为这场电影我们包场了,没想到还有一对情侣。 电影以黑白字幕的介绍开场,战争在鸭绿江那边已经打响。 不同兵种的老兵,将那些回避已久的,“陈年往事”慢慢道来。 当他们讲起胸前的章从何而来时,我感觉到他们是自豪的。可战争真实而残酷。 当你看到因战争而被改变个人命运的他们,147人前去仅1人完整归来的他们,因炮弹而打碎音乐梦的他们,负伤痛苦求死的他们,没能反抗一声而消失的他们,要好的战友在眼前牺牲的他们,长长的纪念名单里没有名字的他们,赴朝那年仅是学生的他们。 伪军有钢盔,他们没有;被围困在山顶的他们没有炒面了,就派一个人下山,偷偷从敌人眼皮子底下装了四口袋的年糕;他们的武器快用完了,就冒着战火从敌人的尸体上搜集。 炮弹,枪声,漫天红色和黑色的大雪。 最后一位老奶奶讲到,她不希望有战争,但坚决反对投降。是了。该打就打,听从指挥,这是中国军人。 影片的最后,采访的老兵名单里,有的人的名字已经有了白框。在时间夺走他们的记忆之前,在他们被时间夺走之前,这样的记录是非常需要的。 灯开了,我回头看,座位已然没了人。走上台阶,才发现睡眼惺忪缓缓起身的他们。
印象最深刻印象的是刘素谦老人说你们要是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了,结果在片尾发现她已经在今年四月去世了。还有薛英杰老人捂面哭泣着说希望采访人员能够帮忙和烈士陵园说一下,把他的战友遗骸找到,烈士陵园没有他的名字,他答应过带他回家的,但是很可惜直到他去世这个愿望依然没有实现。记得包月禄老人一边看戏一边说戏里都是假的,战争怎么总会那么幸运,没有惊险的死里逃生,只有实实在在的牺牲,和视死如归的平静。用老人的话说,“打仗,命都不是自己的。”而成为英雄,只因为他恰好是幸运的那一个。还有任红举老人说起战场上不幸牺牲的戴姓麻花辫战友,还有只剩一条残臂的小提琴手,还有那个身受重伤,在磨房里不断撞击头部一心求死的李振唐指挥员…“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希望和平,但是绝对不能投降”志愿军老人在结尾这样说到。
英雄不应被遗忘
感谢所有的前辈们为我们的付出!
实际是一部采访纪录片,也很有价值
非常好,值得观看
当时没看,应该可以吧。抗战片都一样。
感谢!现在由我们来守护这个神圣的国家!
感动,深思。
正能量的传递,志愿军精神的传递!致敬志愿军将士的好片子!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有现在” 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接近电影下映的时候了。本来就宣发少,排片少的片子,在距离电影首映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以后更是鲜有影院会放映这部片子。庆幸的是我买到了两张离家比较远,位置在于大学城周围的电影院的票,于是带着老婆坐了二十站的地铁专门来看这部电影。因为我买票的时候座位都是空的,随便我挑位置,所以我原本以为只会有我们两个人看,结果进来以后惊喜的发现坐了好多年轻人,我猜测应该都是周围大学的学生吧。电影很好看,幸好我纸巾带够了,观影过程中影厅里能清楚听到周围的人深呼吸,叹气,啜泣的声音,包括自己也一样。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可以说是我观影多年之最。
来北京的第一个十一看的,希望以后大荧幕上能多一些这样的题材,三年后我等到了里斯本丸~
也是不错的一部
有幸很早就去看过样片,很多观众都哭了。相比《金刚川》这一类的战斗电影,这部电影更真实动人。老一辈军人的真实讲述,感人至深!值得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更值得好好看看! 一群白发苍苍,胸带军功章的老兵,经历那么多的战斗,依然很乐观,有的还在唱歌。谈起自己年轻时候的选择,依然斗志昂扬,让我一个整天想躺平的年轻人很惭愧。如果当年他们躺平了,我们会怎样?看片子的时候时常会脑子里面想这个问题。 带孩子的家长、创业者、迷茫焦虑的年轻人,推荐都去看看这部电影,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里的普通人,如何敢打敢拼,成为时代的英雄。 青春易老,浩气长存; 军魂不死,初心不变!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站在岁月窗口回眸着,那些老兵的面孔一一浮现,从老人的沧桑里,见证了岁月的峥嵘,几十年后,无情岁月带走了一代人的壮丽韶华。活下来的是历史真实的见证者,他(她)们的青春芳华,留给我们一本厚厚的人生教科书。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第一声呐喊,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时光流逝,精神永存,每一位为国奋战的人都值得被后人永远铭记!!!
很好,只是老兵不易
拍的真好看鸭
非常好,值得一看
最热
整场只有我一个人,哭的时候不用忍着,真的从头哭到尾。感谢这种片子影院可以排片,让人心凉的是真的没有人去看。这些爷爷憋了一辈子的话,我很荣幸能当听众,希望这些话可以流传下去,一代一代人得传下去。不知道昨天回国的志愿军里面有没有爷爷的战友,求爷爷一定要再等等,会回来的,他们都会回来的!!
周继成爷爷的讲述最为震撼! 当然,志愿军的威武不止影片中所讲的那样。我的爷爷百岁生日后四天去世。老人家经常给我们讲:是1938参加抗战,又参加了淮海和渡江;本来觉着解放了可以过好日子了,美帝打了过来,于是第二批入朝,枪林弹雨中险些失去双腿——当年陈老总给他封了一个“神行太保”的绰号,如果失去双腿就意味着失去了打仗最大的特长。 影片结尾太赞了!我以老兵后代的身份,面对英名墙,站直了敬军礼,因为这是我们对老兵最起码的底线! 不同人性格不同,对刚刚爆发的战争态度不同,但只要经历过的人都值得我们尊崇,立国之战的国威和军威是这些当时的年轻人拼出来的! 有些老兵不愿回忆过去,是真的遗忘了吗?不,他们是不忍心回忆战友牺牲的场面。为了以后能少一份这样不忍心的回忆,我们必须在强国强军的道路上永远向前,必须敬畏英烈!
朋友,想请大家有时间的话,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 虽然它没有精彩的特效 虽然它的内容太过沉重 虽然它没有流量明星 但是,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 71年前,当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奉献自己的青春,为祖国,豁出一切,【我们不要战争,但是,决不投降!】 我想拜托大家,去电影院亲眼看到听到他们攒了一辈子,想对我们说的话 何谓正义之战、立国之战?当年的战场有多惨烈?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当年的年轻人在想什么?我们又是如何打赢那场军力物力如此悬殊的战斗? 【不忘英雄,是我们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刚刚看完1950他们正年轻 后劲有点大 全篇没有刻意的煽情 没有挑逗眼泪 可看着看着泪水会悄悄的划过脸颊.尤其是烈士陵园里那面姓名墙 那上面一个个的名字是那么年轻鲜活的生命以及那句他们相信未来 我们才拥有现在 可这样的电影 影厅里只有寥寥4人
这部片是大宝主动要求看的,说想看看以前的抗美援朝,因为档期不多,我们今天才来。其实大概看过文字介绍,知道这是个记录片,刚开始还是兴高采烈的,拉着不喜欢拍照的儿子留个影。 先说下整体感受吧,整个电影下来都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们口述,没有华丽的修饰,甚至还说得比较轻松,但是从他们饱含眼泪的眼睛里,却是对那时的战争、那时候的生死相依的战友们沉甸甸的想念。有位老英雄说过,他招募的147名战士中,能回国的只有3名,都不是完整回来的,说完便不能自己了。有位老英雄说,他很后悔,为什么站在左边的不是他,那样他的好战友就不会死了。有位老英雄,回国后,生活很穷,靠农活、捡破烂,挣的钱都用来支持他自己搞的抗美援朝展览会,他说如果他都忘记了,谁还记得。看着烈士姓名墙,同一个姓氏、几乎一样的名字,但是却是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这场战役,拢聚了多少中华儿女为之付诸一战! 我们生于盛世,自然无法理解先辈们、许许多多的老英雄们说的战争多残酷,但是如果没有了他们,何来的国家富强!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珍惜珍重,勇敢前行。
继《二十二》后,又一部让我在电影院哭的稀里哗啦的纪录片电影。这是一部安安静静听抗美援朝老兵们讲述过去、但你又没办法在平实陈述中平静的电影,老兵们用平凡的语言描述着一段段触目惊心的往事,还有他们心底里一位位不舍而鲜活的战友,即使过了71年。记得第一位任红举爷爷说他刚踏入朝鲜时,就亲身经历了队里最漂亮的一位女文艺兵被炸的只剩下两条长长的黑辫子,长辫子上还粘着肉沫。 岁月的远去,让有的老兵已记不清许多事,也有些回国后便不愿再提起往事,但他们无一不从眼神和话语中表露出,越是现在好的日子,他们越是想念曾经生死过命的战友们,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有了如今安定的生活。恰好是今天,又有109位在韩烈士遗骸从异国他乡,时隔71年后回到了母亲怀抱。 这是一部注定不会有太多人看的电影,但愿看过的人不要忘记他们和那段岁月。在最后,有两位老兵说了两段类似的话:我不希望有战争,战争太残酷,对己对人都不好,但我们也不要害怕战争,绝不能投降! (被采访的老兵们即使都87岁高龄往上,但很多都口齿清晰,面容年轻,希望他们都能长命百岁,健健康康。)
“等我老了,拿一根白发,安在你的琴弦上,我们还唱。” “你来的正是好时候,来的再晚我可能就没有了” 平淡真实,却是最沉重的,观影过程中眼泪几度欲落,却一直没法痛快哭不出来,胸口一直压着口气咽不下去。 一张折起来的照片,一只永远年轻手;一句我答应了,我想找回我战友的遗体;一句我还记得,她叫黄大菊;一遍又一遍的寻找,烈士陵园没有我战友的遗骸,连名字也没有…… 太多太兵永永远远就这样无名无声埋葬在了异国他乡。 “真正的战士不是时刻准备面对战争,而是成为战争的那一刻起,战争已经开始。”战争最可怕的不是我知道我要去赴死,而是不知道我在那一刻会死去。上一秒我还在跟战友口角,下一秒他就坐在我的位置上替我死去;上一秒我们还在互相抓虱子,下一秒她就在旁边被轰炸了……每一个活着的士兵背后都是故事,而战争带来的故事太沉重了。 有些他们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向子女提起过。 该怎么说呢,是啊,怎么说得下去呢,一回忆都是尸横遍野的伤。毕竟能承载战争的,只有战争本身。
刚刚看完1950他们正年轻,全篇没有刻意的煽情,但看着看着泪水会悄悄的划过脸颊.尤其是烈士陵园里那面姓名墙 那上面一个个的名字是那么年轻鲜活的生命以及那句他们相信未来 我们才拥有现在 可这样的电影 影厅里只有寥寥几人。本来少年,此去一生。 片子真的很棒,作品都是值得且应该存在的。虽说是纪录片来自抗美援朝老兵的讲述,但一点也不枯燥乏味。值得推荐。我们应该去看看去了解。我太佩服他们的决心!身为中国人我很自豪!我爱中国! 很感人的电影,幸存的老兵们讲述了一个个血淋淋又感人勇敢的故事,太多死亡和痛苦,但是他们没有犹豫,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念。最后他们说的好——讨厌战争,但是不要害怕战争。不挑起战争,但也要不惧地与侵略者战斗。致敬所有的英雄。
本以为这场电影我们包场了,没想到还有一对情侣。 电影以黑白字幕的介绍开场,战争在鸭绿江那边已经打响。 不同兵种的老兵,将那些回避已久的,“陈年往事”慢慢道来。 当他们讲起胸前的章从何而来时,我感觉到他们是自豪的。可战争真实而残酷。 当你看到因战争而被改变个人命运的他们,147人前去仅1人完整归来的他们,因炮弹而打碎音乐梦的他们,负伤痛苦求死的他们,没能反抗一声而消失的他们,要好的战友在眼前牺牲的他们,长长的纪念名单里没有名字的他们,赴朝那年仅是学生的他们。 伪军有钢盔,他们没有;被围困在山顶的他们没有炒面了,就派一个人下山,偷偷从敌人眼皮子底下装了四口袋的年糕;他们的武器快用完了,就冒着战火从敌人的尸体上搜集。 炮弹,枪声,漫天红色和黑色的大雪。 最后一位老奶奶讲到,她不希望有战争,但坚决反对投降。是了。该打就打,听从指挥,这是中国军人。 影片的最后,采访的老兵名单里,有的人的名字已经有了白框。在时间夺走他们的记忆之前,在他们被时间夺走之前,这样的记录是非常需要的。 灯开了,我回头看,座位已然没了人。走上台阶,才发现睡眼惺忪缓缓起身的他们。
印象最深刻印象的是刘素谦老人说你们要是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了,结果在片尾发现她已经在今年四月去世了。还有薛英杰老人捂面哭泣着说希望采访人员能够帮忙和烈士陵园说一下,把他的战友遗骸找到,烈士陵园没有他的名字,他答应过带他回家的,但是很可惜直到他去世这个愿望依然没有实现。记得包月禄老人一边看戏一边说戏里都是假的,战争怎么总会那么幸运,没有惊险的死里逃生,只有实实在在的牺牲,和视死如归的平静。用老人的话说,“打仗,命都不是自己的。”而成为英雄,只因为他恰好是幸运的那一个。还有任红举老人说起战场上不幸牺牲的戴姓麻花辫战友,还有只剩一条残臂的小提琴手,还有那个身受重伤,在磨房里不断撞击头部一心求死的李振唐指挥员…“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希望和平,但是绝对不能投降”志愿军老人在结尾这样说到。
最新
英雄不应被遗忘
感谢所有的前辈们为我们的付出!
实际是一部采访纪录片,也很有价值
非常好,值得观看
当时没看,应该可以吧。抗战片都一样。
感谢!现在由我们来守护这个神圣的国家!
感动,深思。
正能量的传递,志愿军精神的传递!致敬志愿军将士的好片子!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有现在” 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接近电影下映的时候了。本来就宣发少,排片少的片子,在距离电影首映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以后更是鲜有影院会放映这部片子。庆幸的是我买到了两张离家比较远,位置在于大学城周围的电影院的票,于是带着老婆坐了二十站的地铁专门来看这部电影。因为我买票的时候座位都是空的,随便我挑位置,所以我原本以为只会有我们两个人看,结果进来以后惊喜的发现坐了好多年轻人,我猜测应该都是周围大学的学生吧。电影很好看,幸好我纸巾带够了,观影过程中影厅里能清楚听到周围的人深呼吸,叹气,啜泣的声音,包括自己也一样。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可以说是我观影多年之最。
来北京的第一个十一看的,希望以后大荧幕上能多一些这样的题材,三年后我等到了里斯本丸~
也是不错的一部
有幸很早就去看过样片,很多观众都哭了。相比《金刚川》这一类的战斗电影,这部电影更真实动人。老一辈军人的真实讲述,感人至深!值得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更值得好好看看! 一群白发苍苍,胸带军功章的老兵,经历那么多的战斗,依然很乐观,有的还在唱歌。谈起自己年轻时候的选择,依然斗志昂扬,让我一个整天想躺平的年轻人很惭愧。如果当年他们躺平了,我们会怎样?看片子的时候时常会脑子里面想这个问题。 带孩子的家长、创业者、迷茫焦虑的年轻人,推荐都去看看这部电影,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里的普通人,如何敢打敢拼,成为时代的英雄。 青春易老,浩气长存; 军魂不死,初心不变!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站在岁月窗口回眸着,那些老兵的面孔一一浮现,从老人的沧桑里,见证了岁月的峥嵘,几十年后,无情岁月带走了一代人的壮丽韶华。活下来的是历史真实的见证者,他(她)们的青春芳华,留给我们一本厚厚的人生教科书。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第一声呐喊,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时光流逝,精神永存,每一位为国奋战的人都值得被后人永远铭记!!!
很好,只是老兵不易
拍的真好看鸭
非常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