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立刻试了那个游戏
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怎么现在才看到这部电影?”我一直以为电影行业是在举步不前,结果看来是在倒退😭 1. 这是一部我认为能称得上解构-重构的影片,虽然本质上是一个故事的推导,但是对一个记忆点反复地否定、改写、批判然后又重新塑造,真真假假虚实相生的手法非常有意思。我很喜欢提《竹林间》,这一部电影也有这种“客观真相或许存在,但人都是主观判断的,只能不断地接近真实却无法确定”的不可知论色彩(可能有点乱用词)。解构主义手术刀一般将故事分解得支离破碎,同时又藕断丝连地将他们串在一起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2. 在叙事上能体现电影作为一个艺术手法的魅力,我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用“叙事”这个词,因为我们所理解的(或者说客观的)故事是有时间属性的,常见的电影一般通过动作、画面的蒙太奇来表现时间的流逝,意味着时间属性是本位的。但是这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将运动-时间颠倒过来了,定位一个时间点去寻找、推断那段剧情、动作——我们反而是在时间中看见运动,我觉得这是颠覆性的,因为这是只有电影才能做到的(剪辑,表现),让电影不再是可选的表演形式之一,而是“只能是影像艺术才能实现”。
意识的至高表达,完全打乱了时间的叙事。用庄园作为定格载体故事,用旁白转述时间,以行为服装表达顺序,用依靠台词阐述变化。左岸派的哲学与艺术,不添加杂质,并不是为了什么而去讲述。或许真的像侯孝贤导演说的,进入她自然而然就能得到东西了。
电影越靠近文学就越自由
很好看的电影,上海影展,剧情节奏方面都很不错!
回去立刻试了那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