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可





虽为纪录片,却有不逊于电影的悬念设置及紧张节奏。片名直接表明了这个故事的第一种走向,观众持好奇之心看完前段,熬过中段,直到导演在末端抖出了整个故事的第二种可能,未必足信,但回想之前的种种不合逻辑,不禁感到丝丝寒意。另,我突然混淆了纪录片与电影这两者的界定。
0回复
1994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一个家庭的13岁男孩尼可拉斯·巴克雷在回家路上失踪,此事未被新闻媒体报道。三年半后,他的家人都以为他已离世。一群游客在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小镇发现一名神志不清的男孩,他自称是失踪的尼克。尼克母亲身体不好,由姐姐卡莉前往西班牙,将他带回位于德州的家中,但此人身份有待确认。2009年,导演巴特在西班牙的一本杂志上看到有关“冒充者”弗雷德里克·布尔丹的故事,立刻被其不平凡的经历吸引。巴特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弗雷德里克的生活细节后,心中形成了一部纪录电影的雏形。为探究“冒充者”的真实心理,巴特找来弗雷德里克、尼克的家人、调查过此案的警探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给“尼克”做过创伤治疗的心理医生,通过当事人采访与场景搬演的方式,还原了整个事件过程。起初,导演巴特与尼克家人的接触颇为艰难,他们不愿对此事发表评论。后来,巴特费了很多功夫,向对方讲解电影的用意,最终赢得了尼克家人的信任。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