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尘与雪
尘与雪海报封面图

尘与雪

Ashes and Snow
传记
2005-03-05美国上映 / 63分钟
logo猫眼综合评分
8.6
星星星星星
IMDb 8.0
简介

也许你读过不少摄影师的故事,看过众多风光摄影作品,但像格雷戈里这样走遍世界,拍下呈现人、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微妙关系且充满诗意与灵气经典作品的摄影师并不多。瞧瞧他镜头捕捉的瞬间:与大象嬉戏的印度少女,在雄鹰展翅下的缅甸僧侣,同猎豹深情相拥的祖孙二人……这些影像纯净无瑕,仿佛已在世上存在数千万年。自然摄影师格雷戈里·考伯尔成功在人和野生动物间寻得久违的爱与信赖,画面里看不到恐惧和危险。 影片分为多个部分,有大象、鲸鱼、花豹、老鹰和山猫等。影片拍摄绝美,每个篇章配上音乐,宛如一首诗。人类与动物虽未言语,但肢体语言诉说了一切。观看影片时,静静欣赏动物和人类优雅互动,那些假设性思考也可暂时抛诸脑后。 2005年4月7日,名为“尘与雪”的摄影展在威尼斯开幕,影展主题网站也同时亮相。该展览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因其不同凡响。展览在内容和规模上都空前绝后。它位于一个巨大空旷的大厅,这里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代造船厂,现归“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单数年在此展出世界各地现代派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大厅13000平方米的面积全用于展示一人作品,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据说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个人作品展。展厅将近300米长,200幅1米宽3米长的巨幅照片挂在空中,宛如缩小的电影屏幕。展览场地中有两条小溪,投射着鲸鱼和海牛的影像,天花板和巨大墙壁上投射的是猎鹰和秃鹫。照片内容令人震惊:一个西藏男孩给跪着的大象读书,大象似被故事吸引;一个男人和一头抹香鲸共舞;两个穿僧袍的孩子站在大象两边,靠着它巨大身体,拢耳倾听寂静之声。 此次展览的所有照片都印制在一种特殊的土褐色纸上,这是日本特产的手工纸。通过这种纸,照片能展现自身之美,还能让观众感觉思绪被带入封闭空间。所有照片都无标题,初次接触这些作品,定会目瞪口呆,如同孩子首次见下雪,这是从未有过的视觉体验。也许你会怀疑照片真实性,怀疑是否为电脑合成,毕竟人和动物怎会如此亲密、放松、友善地相处,但它们确是真实画面记录。这些照片让我们体味永恒和神圣,反省人类所谓的优越性,提醒我们身边还有不同世界。 1992年,格雷戈里举办小型摄影展,几位收藏家欣赏他的才华,要求订购更多,他便拿起相机开启异域远征。十三年的行程让他到了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汤加等许多国家。因只有少数富有的私人收藏家能先睹为快,大众对他作品了解有限,这更增添了他的传奇色彩。此前,格雷戈里从未公开拍卖作品,但仍有很多人对超6万美元的标价趋之若鹜,这些收入为他下次远征拍摄提供了经济保障。 拍摄过程中,格雷戈里常被眼前景物震撼。比如大象和孩子们在一起,无需担心大象伤害孩子。“斯里兰卡每年有几百人因离大象迁徙路线太近而被大象所杀,这种成人与大象的冲突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斯里兰卡仅有一起儿童因大象死亡事件,是孩子跑时掉进井里,大象不伤害儿童,他们之间没有冲突。”或许这是生物世界的潜规则,或许是原本存在于自然的和谐。在他看来,大自然有着轮回般的诗意,正如他远征纪录片中,由美国著名演员劳伦斯·菲什伯恩吟诵的诗句:羽变火,火变血,血变骨,骨变髓,髓变尘,尘变雪。

影片资料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