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曹斐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应莫斯科三年展的邀请而拍摄的纪录作品。 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曹斐的父亲、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崇恩为邓的诞辰赶制了一尊铜像。从曹斐的童年记忆开始,他的父亲就在不断为名人塑像。从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直到杨利伟、刘翔,雕塑的变化,是时代主流英雄人物和价值观变化的缩影。“现在做罗格的雕像了,很像。”曹斐并不喜欢父亲做的事,她觉得太主旋律了。但后来她觉得父亲的工作其实很有意思,于是她开始拍下父亲的工作。为了拍《父亲》,曹斐跟着曹崇恩,观察他如何与政府打交道,怎样跟官员交涉,如此等等。以她父亲为线索,她看到了中国基层政府机构如何运作,“形象工程”又是如何出台。“他让我想到他的工作和我所关注的当代现实是有联系的。”“我不知道他喜欢不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但父亲沉浸其中,这是他的职业。”在曹斐看来,如果说她父亲是从“正史”的角度切入现实的话,那么,她是站在更为个人化的“野史”角度进行观察。“我们都在用艺术去表现社会,但完全是两个不同角度,很有意思。”《父亲》成了父亲曹崇恩对女儿最为欣赏的作品。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