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波兰电影《盲琴师》观后仍久久回味,影片宣传语是“用琴键叫板命运”,看后感觉主人公亦是用琴键与命运不断的和解,影片满溢着才华、孤独和用心,男主角的演技绝对是吹爆级别的。影片另一亮点是爵士钢琴,如果闭上眼睛,仿佛是一场两小时的爵士钢琴音乐会。推荐!
天才是属于上天的,偶尔来人间走一遭
悬疑爱好者必看 就喜欢这类电影
米耶特身上不与世俗同流坚持自我的人格魅力,让影片极富艺术吸引力。
🌟 推荐 本片是根据真实的波兰盲人钢琴家的传奇故事改编,通过各种倒叙、插叙、闪回的方式串联出其一生的几个重要节点。 🌅 画面 门被关上的瞬间,像是被抛弃的一次一次。盲人世界里,因为视力的缺失,听力反而格外凸显。被放大的各种刺耳的声音,刺挠着观众,也萦绕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贤movie观影团# 全片讲的是一个人不断失去的故事。少年时失去视力,青少年时失去母爱,然后在盲童院失去康复的希望,再成名初期失去协助的伙伴,开始萌发爱情后又失去搭档,通过一次又一次重复显示关门的画面刻画着钉钉子一样的绝望。尽管最后父亲晚年重病又失明后试图和这个自己原来因为视力失明而想让他丧身马厩的长子和解,而他发现自己的父亲和兄弟从未有一点对他的了解。这让他进一步的绝望,尽管后来找到了陪伴的人仍无法摆脱他那内心的孤独
整体来说,基调不是压抑的,而是在错乱的时间线中不断推进的,更好地展现了米耶特面对自己的视力缺陷,通过爵士音乐获得了成就,受到人们的尊重。尤其是同台竞技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一些个人特点,在面对友情背叛、爱情家庭问题上的困难选择,真实度非常高,好在他遇到了懂他的人。结局不是很好,想必还有很多难以承受之重吧。
“虽然有些人视他们为疯子,我们却称其为天才”,天才和疯子之间就是相通的。本可以选择另外一条人生路,但他却选择了弹奏他喜欢的爵士。他的视觉逐渐模糊,但在他的音乐世界里是带有颜色,当然,这得益于他母亲留给他的记忆。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亲情、友情、爱情都会随着他记忆中的那扇门一次次而关闭。新创作的乐曲找不到朋友分享,真正与他分享音乐快乐的只有流浪汉!他是孤独的,但他的音乐世界又是充盈的。 只是可惜,结束字幕写道:他去世时年仅29岁!天才和疯子,就是一线之隔!
盲琴师曲折又璀璨的一生,一部天才的传记,天才往往对这个世界有更丰富的感知,每一句赞美每一声嘲笑都听得清楚,每一次被关上的门,都是一段人生的结束。一部情绪非常丰富的影片,情绪传递的途径也非常多样,印象最深的是舞台上酝酿很久的那次独奏,暴风骤雨就好像主角之前的人生,听的我压力徒增呼吸急促,而后和另一位钢琴家的同台竞技中,又将另一首曲子弹得欢快灵动,真的像是老师所说,音乐是主角内心的体现,弹出来就是独一无二的。结尾有些意犹未尽,也许人生就是如此无常,恍然已逝,唯有作品长存。
电影改编自天才爵士钢琴家米耶奇斯瓦夫·科什的传奇一生,在这部影片里,我看到一个天才盲人钢琴家对抗不公命运的传奇故事。倔强,固执的他遇到了自由即兴的爵士乐,灵魂与爵士钢琴乐的完美契合,让米耶特脱胎换骨,他将自己的命运与情感融入到爵士乐曲当中,让无数人为他的音乐着迷。 影片的音乐非常精彩,爵士乐酣畅淋漓,仿佛诉说着男主孤独的灵魂和无法磨灭的才华,给人一场视听盛宴。推荐大家到影院感受一下来自内心深处的爵士乐。
今天来看#盲琴师#,感谢#鲁豫观影团#提供机会。 让我想起贝多芬和《海上钢琴师》,两者经历相加聚合成这部电影。同属钢琴天才,具有绝佳的音感。 人无完人,身边人没有一直陪伴身边,造成了男主角在情感上没有得到更多的满足,剩下他一个人孤独落寞,借酒消愁。 当谈到他为何不去看他父亲,就把小时候的情节展示出来,更能共情。 他虽然是盲人,但周围人对他的关爱无处不在。他的朋友照顾他的起居,他周围的人不会拿他的缺陷取笑,他的伯乐在给他介绍朋友认识的时候顺便描绘了对方的外貌,他的母亲给他描绘了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 他在即兴演奏上面的天赋,他教授说,忘掉技巧、忘掉键盘,用心去演奏。 电影中有多处对他手部的特写,比如当他紧张、拥抱,还有他爬上窗户。一半天才一半疯子,眼盲心不盲,非常热血。 最后的结局未免让人怅惘。也许是他见到了父亲的最后一面,也与熟识的人都和解了。他不再有任何遗憾了,所以选择“离开”。 音乐和画面都很棒,爵士乐的即兴演奏、独奏和Battle都让人热血沸腾!满分推荐!整部电影描绘了他的传奇人生,很震撼,值得二刷三刷都不为过!
值得一看的人物传记影片,通过倒叙插叙闪回等不同的手法讲诉了天才横溢的Jazz音乐家短暂却又疯狂的一生。片中优美的音乐剪切的恰到好处,是听觉地享受。“ 他去云游了 ” 片尾和片头森林和山川的镜头呼应,冲淡了那丝丝的哀愁。
很好!!!!